寧德地處福建東北部,俗稱閩東,常被當地人用“老、少、邊、島、貧”五個字形容。其中,“老”代表革命老區——寧德是中央紅軍長征前全國八大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少”指的是寧德是少數民族畬族在全國大的聚居地;“邊”意指寧德位于閩浙交界,地處臺海一線;“島”則表示寧德有居民島38個,島上居民達7.6萬人;“貧”意味著寧德經濟欠發達,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目前還有貧困人口3.8萬人。
如何在2020年前完成國務院下達的脫貧任務?面對這一難題,寧德市工商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立足當地資源,確立了利用地理標志商標推動“精準扶貧”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一條助力農民脫貧致富的獨特道路,打造了精準扶貧的“寧德模式”——一張張以地理標志品牌為代表的城市名片在山海間聲名鵲起,一個個傳統產業實現了轉型升級的華麗變身,一條條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在閩東大地鋪展延伸。
地標數量居全國設區市前列
《“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提出,要加強對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的管理與保護,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推進精準扶貧。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黨委書記、副局長崔守東介紹,運用地理標志商標精準扶貧已經成為我國商標改革工作的“兩個抓手”之一。在這項工作上,寧德成為“探路者”和“先行軍”。
有關數據顯示,寧德下轄的9個縣(市)均有以地理標志商標為代表的城市名片,例如寧德大黃魚、古田銀耳、柘榮太子參、福鼎白茶……截至目前,寧德地理標志商標已達62件,數量居全國設區市前列。
62件地理標志商標意味著什么?在今年的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上,據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工業事務局知識產權部處長杉中篤介紹,截至2017年4月21日,日本注冊有地理標志商標30件。也就是說,人口不到300萬的閩東小城寧德擁有的地理標志商標數量竟超出日本一倍還多。
如今,寧德的地理標志商標產品基本覆蓋全市水產、茶葉、食用菌等重點農業領域,惠及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89%,生產銷售地理標志商標產品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知識產權保護行動起步早
據了解,早在2001年,柘榮太子參就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柘榮人何以有這么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閩東主要靠農業吃飯,我們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寧德市工商局局長劉宗廷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關鍵。
一直以來,柘榮縣都有種植太子參的傳統。據柘榮太子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龍頭企業——福建天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啟棉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一公斤太子參的價格是七八元。2001年,柘榮太子參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太子參的價格逐漸攀升。
柘榮縣副縣長劉林琴介紹:“2001年,我縣農民靠種太子參人均收入為730元。2017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2萬元。”
目前,柘榮縣近80%的農民從事太子參種植、購銷等行業。百姓形象地說:“柴、米、油、鹽,靠茶葉;蓋房、上學、娶媳婦,全靠太子參。”
因地制宜精準幫扶
曾幾何時,福鼎白茶因產量少且大都銷往海外,在國內市場默默無聞。彼時,該茶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只能通過中介機構輾轉出口,價格低、利潤薄,無法有效帶動茶農致富。
面對發展瓶頸,在工商部門的推動下,福鼎市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每年為福鼎白茶的宣傳、科研、市場營銷提供專項經費。
隨著品牌效應的顯現,福鼎白茶一躍成為茶界明星,2016年的品牌價值達33.8億元。據福鼎市副市長蔡梅榮介紹,福鼎白茶地理標志商標的許可使用企業目前在全國開設了數以千計的直銷店、分銷店、加盟店,提供了上萬個就業崗位,帶動30萬茶農和10萬茶商增收致富。
福安葡萄2013年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在標準化種植、品牌化打造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如今,當地葡萄種植面積達5萬畝,年銷量7.5萬噸以上,總產值實現18億元,成為福安農民的“甜蜜產業”。
劉宗廷介紹,在打造地理標志商標精準扶貧“寧德模式”的過程中,該局嚴格按照“調研一個、培育一個、成熟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的發展原則,對貧困村在
商標注冊、品牌培育上予以精準幫扶。
與此同時,政府層面也積極作為,不僅出臺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還因地制宜,鼓勵創新模式。例如,霞浦縣出臺了《霞浦縣關于大力推進商標品牌工作的實施意見》。如今,該縣“一鄉一特色、一鄉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發展格局已初具模型。
地理標志成區域發展支柱
“我們曾對全省270件地理標志商標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截至2015年年底),結果顯示,地理標志商標在提升產品價格、增加產值、提供農村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目前,我省絕大部分地理標志產品已走出省內市場,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福建省工商局商標分局副局長劉振民說。
如今,地理標志商標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崔守東介紹,根據“商標與經濟發展關系”課題組統計,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后,產品價格平均增長50.11%,來自地理標志產業的收入占產地農民總收入的比例達65.94%,已有53.38%的地理標志產業成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全國已核準注冊地理標志商標3726件。其中,僅今年第一季度,新核準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就達200件,同比增長85%。
地理標志商標在改變土地和農民命運的同時,也照亮了精準扶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