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知識產權報
雨霧氤氳。2020陜西地理標志三秦行采訪活動走進漢中時,正值“巴山夜雨漲秋池”。
“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盛產酸甜可口的柑桔、味道醇香的臘肉。通過地理標志的保護和運用,漢中成功將物產豐饒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產業優勢。今年,漢中市10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記者冒雨行進,在秦巴山脈采擷脫貧故事。
樹品牌:山里有了金疙瘩
10月下旬的城固縣被橙色籠罩。一場夜雨后,天光放亮。在貨運集散中心,來自桔園鎮后灣村的收購商李治華正將柑桔裝車過地秤。“昨天剛拉走5、6萬斤。”李治華一邊忙一邊告訴記者。
在城固縣城石路附近的一處柑桔貨運集散中心,果農正在將豐收的柑桔送至收購商處。
城固縣有兩千多年的柑桔種植歷史,綿延20多公里的丘陵地帶便是中國最北緣的優質柑桔生產基地,在這里可以一覽23萬畝柑桔連片種植的景象。
城固縣氣候濕潤,晝夜溫差大,適合柑桔早熟、特早熟品種的生長。宮川、興津兩種早熟溫州蜜柑便是城固縣柑桔種植的主栽品種。“沒有檢疫性病蟲害,農殘檢測全國最低。”城固縣果業技術指導站站長丁德寬告訴記者,城固柑桔是最安全的柑桔之一。
柑桔生產是城固縣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了將柑桔品牌推廣出去,2009年,城固縣果業技術指導站將“城固柑桔”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獲得授權。
“柑桔貼了標,銷售價格可以高出10%到30%。”為保護這一商標專用權,城固縣成立了“城固柑桔”地理標志使用管理辦公室,制定了《城固柑桔地理標志商標管理使用辦法》,對申請使用者嚴格審核,推行“商標準用證”,做到“全縣統一柑桔包裝,統一使用防偽標識”,讓城固柑桔在品質上得到嚴格把控。
“城固柑桔整體種植面積較小,不到全國的百分之一,但品質好,十幾年來沒有出現過滯銷問題。”丁德寬說,“貼標”后,城固柑桔知名度得到很大提高,市場競爭力也明顯增強,“在批發市場上,客商寧愿高價收購1.4元一斤的城固柑桔,也不要0.8元一斤的其他桔子。”
丁德寬有幾十年的柑桔技術研究推廣經驗,他的腳印遍布秦巴地區20多個市縣。他經常帶領指導站內近30名技術人員“泡”在柑桔園,為農戶提供種植柑桔的技術指導,解決令果農“心碎”的“樹發黃”“花沒開完就落果”等各項技術問題。
“中秋節前后是全國柑桔產量較低的時期,市場有缺口,”丁德寬和團隊還在繼續科研攻關,“地標品牌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今后城固柑桔發展的目標在選育特早熟品種上。”
往城固西北方向行至略陽縣,這里山高林深,地勢險要,生物資源優勢明顯。
沿山路行至郭鎮孫家灣村,雨后溪流湍急。踏石蹚過河水,遠遠便可以望見成群通體烏黑的雞飛落樹枝或行走覓食,這是一片烏雞養殖區。
略陽烏雞是陜西最古老的地方家禽,具有烏皮、烏腿、烏趾、烏喙、烏舌、烏冠的“六端烏”特點,已有1900余年養殖歷史。
“我們這烏雞蛋的營養價值能比普通雞蛋高6倍。”金烏藏嬌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烏雞飼養負責人王珂告訴記者,“這些烏雞以散養為主,它們白天在山里自食蟲草,晚上自己上樹休息。散養的烏雞個頭大、敏捷、肉質勁道,營養也更豐富。”
“略陽烏雞”是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雙重身份”的地標產品。
今年10月,漢中市正式啟動略陽烏雞養殖國家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從質量要求、生態養殖技術、繁育管理要求、屠宰加工質量規范4個方面,為“略陽烏雞”這一地理標志產品的運用和保護作出標準示范。
在略陽,從政府到企業都十分注重地理標志的運用和維護。誠久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誠久公司)生產的烏雞香菇醬,包裝上有個很醒目的“紅標”,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新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官方標志。“我們早就換好了。”在很多企業擔心印有原標志的舊包裝如何處理時,誠久公司負責人白成福已經帶領團隊完成了這項“綠標”換“紅標”的更替工作。
地處秦嶺南麓的略陽縣,同時也是天然藥物資源生長的絕佳場所。在金家河鎮寒峰村,登上略陽錦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錦繡農業)依山而建的觀景臺,3000畝杜仲林盡收眼底。
略陽栽種的杜仲樹皮厚、潤膠絲多、藥膠含量高,因而在當地還有個形象的名字叫“扯絲皮”。略陽杜仲的有效成分含量高,經檢測,杜仲皮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為0.68%,是《藥典》標準(0.1%)的6.8倍,杜仲葉綠原酸平均含量為2.885%,是《藥典》標準(0.08%)的36倍。
?略陽杜仲潤膠絲多、藥膠含量高,在當地也被叫做“扯絲皮”。
2008年,“略陽杜仲”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地標的運用可以使人們通過產地馬上聯想到杜仲的品質。”錦繡農業總經理高臨棋告訴記者,對略陽杜仲來說,地理標志保護的意義不僅在于提升略陽杜仲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市場對其品質的認可度。
品質有了保障,市場逐步打開,略陽杜仲的種植規模也在逐年擴大。截至目前,略陽縣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杜仲,全縣杜仲地存面積已達到58.6萬畝,總共1.29億株,人均占有量為859株,略陽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杜仲基地。
往東南行至鎮巴縣。雨還未停,山間薄霧縈繞。二郎灘村的靈兒姐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雪霏打開豬圈,趕一群關中黑豬去山坡上尋食。
鎮巴境內溝壑密布,植被豐茂,有得天獨厚的生豬散養條件。這里的豬吃天然藥草,喝山泉水,聽苗鄉山歌,至少十個月出欄。高品質的豬肉為鎮巴臘肉這一可上溯至三國時期、已流傳千余年的美食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選料、修整、腌制、熏制、燒洗、晾曬”,陜西鎮弘蜀樂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鎮弘蜀樂)是從事鎮巴臘肉加工的龍頭企業,總經理吳浩介紹,除了對豬肉的品質要求,腌制工序、熏制火候等考究的臘肉制作工藝共同造就了鎮巴臘肉的美名。
2010年12月,“鎮巴臘肉”獲得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3年12月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國內首個臘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圍繞這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運營和保護,鎮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鎮巴臘肉產業的主管部門,對這一產業發展每年預算扶持資金200萬元。2019年以來,該局協調蘇陜協作、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項目380余萬元,支持鎮巴臘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鎮巴臘肉產業辦公室主任朱聯旭還告訴記者,鎮巴臘肉的所有成品上都貼有溯源碼,只需掃一掃,臘肉來源、流通環節等消費者想了解的信息一目了然。
“源頭可溯”“質量可控”讓鎮巴臘肉的品牌更加值得信任,品質上也更有底氣。截至2020年6月,鎮巴縣有臘肉生產經營單位18戶,年產量達500噸,產值5000萬元。
擴產業:特色經濟唱主角
城固柑桔的品牌化對產業發展起了不小的帶動作用。“將本地的自然資源轉化成產業資源,是城固柑桔發展過程中需牢記的要點。”城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汪紀明說。
走進桔園鎮的桔園生態觀光園,未行至高處就有大片鮮亮的橙色映入眼簾。“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里是近幾年城固依托柑桔品牌打造的“中國柑桔生態觀光園”。
丁德寬指著蜿蜒的山路說:“國慶期間,來采摘的、觀光的,人多到車都開不進來,還有不少客商來考察柑桔長勢和市場行情。”近五年來,桔園生態觀光園累計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觀光園的建設輻射帶動了周邊旅游、餐飲、交通等產業的發展,近五年的旅游綜合收入達200億元。
正值10月下旬,2020陜西漢中(城固)柑桔旅游文化月暨漢中市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正如火如荼舉行。丁德寬說,每年舉辦的豐收節能為合作洽談搭建交流平臺。大量客商和外地游客的到來,能將城固柑桔帶出大山。
在商標品牌產業化發展的引領下,城固柑桔市場附加值得到提升。2020年,其品牌評估價值達25.83億元。
略陽縣為地標產品的產業化發展也作出很多努力。在標準化建設上,當地政府制定了略陽烏雞的繁育、養殖、屠宰、疫病防控、質量控制等系列標準,從源頭對烏雞品質進行標準設定和統一管理。
依托優質生物資源,當地涌現出一批從事略陽烏雞養殖、屠宰、以烏雞肉為原料開發產品的深加工企業,誠久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運動員都在吃咧!”僅上市銷售幾個月的時間,誠久公司生產的烏雞香菇醬已售出5、6萬瓶,該公司也成為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冠名商。“我們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研發深加工產品,烏雞火鍋底料、略陽烏雞肉腸等產品計劃明年生產并上市銷售。”白成福告訴記者。
“略陽杜仲”和“略陽烏雞”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較為相近,重點開發深加工產品,關注全產業鏈的打造。錦繡農業正在加緊進行“杜仲紅茶”的開發。該產品采用紅茶工藝保留杜仲有效成分,改善湯色和口感,“離車間50米都能聞到香氣。”高臨棋說。
漢中永揚醫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將杜仲進行多重轉化,重點以杜仲保健品為突破口,以“柔通丹”牌紅曲丹參杜仲籽油軟膠囊為核心,形成涵蓋天然藥物及提取物、保健產品、技術開發咨詢等健康產品的產業鏈。
目前,圍繞特有的杜仲資源,略陽縣已開發出杜仲膠囊、杜仲保健茶、杜仲雄花茶、杜仲潤喉糖、杜仲醬油醋、杜仲膠、杜仲綠原酸提取物等五大類20余種產品。
不同于對產品進行深加工的產業發展模式,鎮巴臘肉產業發展的亮點在于“做大前端養殖,做強后端品牌”。
臘肉產業鏈在前端帶動生豬養殖,中端的加工生產環節吸納勞動力務工就業,后端設立線下體驗店、入駐電商平臺、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等新機制,一下子打通了產業壁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新型生產主體加入、產業鏈得到延伸,鎮巴臘肉逐步實現了傳統產業的流程再造。
產業流程清晰化的同時,每一個具體環節的運行也需要按照標準統一規范。“建立標準體系才能實現產業升級,逐步走向中高端市場。”鎮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高吉平告訴記者,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標準規范《鎮巴臘肉標準綜合體》,為鎮巴臘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追溯系統可以實現源頭的品質把控。掃一掃產品包裝上的食品溯源二維碼,臘肉在養殖基地、合作社、定點屠宰場、加工企業等環節的數據信息均公開透明、源頭可查。“鎮巴臘肉”系列地方標準從生豬養殖、加工方法、包裝貯運、銷售服務等環節作出具體規范,使臘肉實現標準化生產,共同向高品質看齊。
惠民眾:脫貧摘帽日子紅
23萬畝柑桔支撐20萬人脫貧,“貼了標”的柑桔成了城固縣的“金疙瘩”,柑桔產業更成為全縣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位于桔園鎮李家堡的宏瑞柑桔專業合作社,通過獲準使用“城固柑桔”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3532元,實現了全村整體脫貧,還讓李家堡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在城固縣,成功運用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帶動脫貧的案例不在少數。丁德寬介紹說,勝強合作社是被優先授權的信譽好、帶動力強的合作社,使用地理標志商標后,柑桔銷售量明顯增加,產品遠銷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2015年以來,其銷售收入以10%的增速穩步增長,不僅讓企業盈收,也讓果農的“錢袋子”日益鼓起來。
略陽的崇山峻嶺間,烏雞飛上枝頭變成帶動脫貧的“金鳳凰”。誠久公司通過開展特色養殖扶貧,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了8個專業合作社826戶養殖戶共同致富。
“有了保底收入,農戶的積極性比以往更高了,家家養出‘金鳳凰’參與到烏雞產業。”據白成福介紹,共有173戶貧困戶以訂單生產、合作養殖、代養托管等方式實現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
產業的活力讓略陽脫貧致富更有動力。截至今年9月底,略陽全縣烏雞存欄約120萬只,出欄約110萬只。養殖略陽烏雞在500只以上的經營主體有165家,總計帶動貧困戶3070余戶。
林權證入股分紅模式是略陽帶動脫貧的另一大特色。以往,杜仲樹高難采摘,很多林地荒廢著。“整合杜仲林地,把資源最大化利用起來。矮化育種便于采摘、連片種植便于統一管理,這些方式都是為了讓地方特色真正發展成為帶來經濟效益的產業。”高臨棋告訴記者,農戶可自愿以林權面積入股,將土地交給企業統一管理拿保底分紅,每畝地最低可得300元,“既創造效益,又能讓農民得實惠,一舉兩得。”
如今,略陽縣以杜仲為原料進行開發的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帶動1.5萬余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曾是陜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鎮巴縣,大力發展鎮巴臘肉產業,讓鄉村振興有了新動能。鎮巴臘肉雖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此前農戶大都是自行養殖的散戶,無銷路和成本高等問題讓其養殖積極性一直不高。
?鎮巴縣二郎灘村的靈兒姐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雪霏正在山間趕豬。
“發豬!”劉雪霏的養殖場是鎮弘蜀樂的合作養殖基地,今年7月,他為貧困村民提供了十幾頭仔豬,讓村民有了起步的底氣。
“最低保底價+最高市場價”,合作社和企業給村民吃了定心丸。等村民將豬養成,合作社和企業將按照標準對生豬進行回購,保證農戶的“錢袋子”是鼓的。
2019年,鎮巴縣臘肉產業化項目帶動分散養殖戶1000戶以上,其中80%以上為貧困戶。
鄒輝明是漁渡鎮小寨村的貧困戶,進行黑豬養殖的他今年可為合作社提供40頭商品豬,純收入可達10多萬元。“過幾天我們就去他那里拉豬。”吳浩說。
據吳浩介紹,如今鎮巴農戶普遍養殖生豬,“每家至少兩頭豬,豬兒爭食吃,長得快。”前期為農民提供仔豬,后期以保底價格收購成豬保障農民的經濟收入,這種“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三方利益聯結,在脫貧致富路上,不讓任何一方掉隊。
“常留煙靄達云天”,依托故鄉熱土,促進地標運用,雨后的漢中在群山懷抱中有了新面貌。隨著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大山,秦巴山區的一座座小城發展起特色經濟,世代依山而居的人們也逐步走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