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帶來版權經濟新活力
更新時間:2020-12-01 15:17:45
來源: 中國知識產權報/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
“其狀如雞,五采而文,自歌自舞”的鳳凰,“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的帝江,“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音如擊石”的猙……對于這些存于神話之中、留于先人之筆的異獸,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著不同的構想與向往。故宮博物院將于今年12月初在上海舉辦的“故宮里的神獸世界——清宮獸譜多媒體綜合展”,便以其館藏清代御制《獸譜》為藍本,精選出數十種異獸,制成數字化“再創作”的多媒體互動作品,讓這些異獸能夠躍然于觀眾眼前。
類似“故宮里的神獸世界”展覽的數字文化展示與體驗項目,越來越多地豐富著數字故宮社區的版圖。以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的話來總結近年來故宮所做的探索,就是要讓故宮文化搭載上科技的“翅膀”,緊密融合集聚創新,不斷滿足人們對于傳統文化日益旺盛的探求欲和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故宮文化展現出更加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正立于潮頭。文化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大有前途。文化科技打造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僅指文化旅游、文化演出等所涉的實體經濟增長,還指數字文創產品、文化傳播新內容載體等創造的版權經濟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于近日發布的《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顯示,文化科技融合正處于新一輪爆發性增長和產業變革前夜,數據、算法、網絡和裝備是文化科技發展的4個核心生產要素,隨著5G商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基建”的布局和完善,新一輪的技術爆發將加速向文化產業滲透,會有更多在實驗和設想階段的文化科技應用轉化為面向大眾的產品和公共服務,為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誕生和文化產業鏈的延伸提供新空間。此外,消費網絡和產業網絡的融通將進一步整合文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五位一體的文化科技融合動力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時代的文化科技融合。具體來說,即以網絡直播、短視頻、游戲、智能文旅等重點產業增長為主動力,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5G等技術‘新基建’為底層架構,以‘云模式’、科普、扶貧等場景創新和民生應用為重點領域,以現代化文化治理體系貫穿文化科技融合全鏈條。”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解讀了《報告》。
其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構建尤為值得一提。今年5月26日,中央文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通知》,指出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性工程,也是融通文化和科技、推動文化數字化成果走向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舉措。據了解,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構架主要包括“三庫兩場景”,即供給側的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建設、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建設和中華文化素材庫建設,以及需求側的文化體驗園建設和文化體驗館建設。通過國家文化專網建設,將“三庫”中采集的數據存儲、傳輸,鏈接到需求側的“兩場景”和旅游景區、社區等,同時鏈接生產端的數字文化生產線,并通過國家文化大數據云平臺建設,為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終端用戶提供云服務,以此形成文化產業數字生產閉環。
今年國慶、中秋節期間,文化旅游市場呈現出一些新變化。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長假期間85%的游客參與了各類文化休閑活動,其中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美術館的游客比例分別為41.8%、40.5%和27.1%。科技的支持豐富著文化活動的表現形式,數字化展覽將文物“喚醒”,技術特效讓旅游演藝節目更具沉浸式體驗感。文化科技融合已經延展出一些文化新業態,帶來了文化經濟新活力。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化科技融合在‘雙循環’戰略格局中恰恰能起到‘潤滑劑’和‘補缺口’的作用。在國內大循環中,科技力量促進文化產業鏈加速循環,文化內循環的加速也對推動實體經濟內循環起到提質增效的驅動作用。在國際外循環中,文化科技融合將助推文化出海,使其與實體貿易以‘一里一表’構成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競爭力。”宋洋洋說道。